娱乐即交易 vs. 万物代币化,监管如何应对「注意力赌场」?

加密世界正上演精神分裂的戏码,一边是追求真实世界价值的 RWA,另一边是将注意力化为赌注的迷因币。这两者并非互相矛盾,但会将监管推向两难抉择。 (前情提要:加密货币分析:教堂、游乐园与赌场 —— 2025 年公链生态的三重视角 ) (背景补充:诺贝尔奖经济得主Simon Johnson:加密货币危机即将到来 ) 金融市场的总被两种力量拉扯,包括对可触摸价值的坚实信仰,以及对无形预期的狂热追逐。此刻的加密世界,正将这场拉锯战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方面,现实世界资产 (Real-World Assets, RWA) 的代币化浪潮,试图为这个以往被称为「链上赌场」的数位领域打造锚点,绑上实体经济这艘大船。 另一方面,以 pump.fun 为代表的「娱乐即交易」模式,则将交易简化为吸纳注意力与多巴胺的游戏,创造出千万个转瞬即逝、却又吸纳巨量资本的迷因赌场。 这两种看似背道而驰的趋势,引发了一个核心疑问:它们在监管上是否根本性地互相矛盾?答案或许比表面看来更为复杂。这并不是零和游戏,而更像是在同个技术底层上演两场目的不同的竞赛。 如何用统一的法律框架,去治理两个截然不同的金融宇宙? 注意力赌场:当摩擦消失,交易成为本能 「娱乐即交易」的核心,并非创造价值,而是消除摩擦。从 Telegram 机器人的一键下单,到 pump.fun 上几秒钟内创建并交易一个新代币,再到 doomscroll 式的沉浸式资讯流(无限往下刷屏),这一切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将思考从交易决策中剥离,使其成为一种接近本能的反应。 Multicoin Capital 的 Kyle Samani 分析讲的没错,这就像「软体即金融」深度预演,评断标准不再是传统的价值评估,而是用户是否「想回来看看有没有新东西」。 在娱乐交易世界里,传统的金融逻辑被彻底颠覆。分析师们惊讶地发现:「最赚钱的玩家常常愿意接受 10% 的滑点,只为了抢先三秒上车。」这句话精准地捕捉到了注意力市场的本质:时间价值压倒了价格价值,速度与社群共识,取代了基本面分析。 迷因币 (Memecoin) 与用户生成资产 (User-Generated Assets, UGA) 的崛起,正是这种逻辑的极致体现。它们的价值来源于社群的共同信念与叙事传播力,而非任何可量化的现金流或实体资产。这是一个将人类 FOMO、社交竞争与娱乐需求,完美金融化的注意力黑洞。 当每个人都成为赌场的筹码、庄家、本身又是赌客,三位一体。最能解释这种情况。 万物皆可RWA,但监管没那么简单 同时,RWA 的叙事则显得像是 50 岁中年人小口喝着保温杯般的冷静。香港发布的《RWA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强调并非「万物皆可 RWA」。 成功的代币化资产,必须满足价值稳定、法律确权清晰、链下数据可验证等严苛门槛。从美国国债、商业地产,到碳权、艺术品,RWA 的目标是将传统金融体系中那些流动性受限、交易成本高昂的优质资产,解放到区块链上。 这条路径追求的是信任、稳定与效率。它试图解决加密世界长期存在的「交易空气」与「代币没有基本面」的困境,将其从纯粹的投机舞台,转变成能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互联网。 花旗、渣打等传统金融巨头的入局,以及为 RWA 交易设计的专用区块链平台,都说明 RWA 将由机构主导、以合规为前提、目的是升级而非颠覆现有金融秩序的尝试(其实快成为常识了)。 RWA 的核心是审慎的政策与长期的信任建设,与注意力赌场的短周期高波动,形成黑与白的对比。 监管两难:难在法律管两个世界 表面上,这两种趋势似乎可以在各自的轨道上和平发展。但在监管者的办公室里,矛盾就出现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或任何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试图将现有的金融法规应用于这两个世界时,深刻的「监管精神分裂」随时都要逃出病院。 RWA 尽管过程繁琐,但监管路径相对清晰。无论是代币化的基金还是房地产权益,它们的经济实质都与传统证券高度相似,还是逃不出古老的豪威测试(Howey Test)管辖范围。 不能避免的,监管核心必定围绕着如何将证券法中的注册、披露、投资者保护等要求,配对到区块链金融的架构上。SEC 日前推动的「Project Crypto」以及对 ERC-3643 等合规代币标准的关注,都表明监管机构正试图为 RWA 铺设一条能走的轨道。 然而,这套逻辑应用在平台无限发射的迷因币时,就只能止步。 由社群 meme 催生、没有中心化管理团队、价值完全依赖社群情绪的代币,是否构成「证券」?将其使用者定义为期待利润的「投资者」,是否准确?他们购买的或许更像是数位消费品,一种参与社群游戏的「门票」。 让链上的归链上,凯撒的归凯撒。美国表示 DeFi 和迷因币不违法,擡手不管了。但 RWA 的代币悄悄「跑去」链上,被新标准碎片化、再度包装后交易呢?能管吗? 不同赛局,不同规则 这场看起来无法调和的矛盾,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根本就不是同场比赛。 将「娱乐即交易」与「RWA 代币化」视为相互冲突,本身就是一种误读。它们是在相同技术场地(区块链)上,进行的两场规则、目标与参赛者都截然不同的赛局。 RWA 的赛局,本质上是 TradFi 2.0,是传统金融的升级版。它的玩家是机构、高净值客户与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目标是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并在合规框架内获取「稳定回报」,至少期待是稳定的。 而「娱乐即交易」的赛局,则是 Web3 Native 原生族群,是纯粹的数位文化住民,它的玩家是广大散户、社群参与者,目标是追求高风险的投机回报、社交认同与娱乐体验。监管虽然不爱管,太难管,但想在此处耕耘的业者,会持续经营更刺激的赌场。 至于碰触到 RWA 的监管底线,那是赌场的本事,我们也知道,赌场在某些国家地区是合法的,在某些地区则是违法的,但赌场不管用了什么面貌,它永远都在,赌博就是为了娱乐而交易,那是金融交易的本质之一。 相关报导 链上侦探ZachXBT爆料「50x杠杆巨鲸真身」:诈欺惯犯,去年在两家赌场偷窃被捕 保罗克鲁曼:川普比特币储备是史上最大R...

RWA0.97%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