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復星集團押注穩定幣
作者:馬丁
一家總資產近8000億的產業巨頭正式加入穩定幣爭奪戰,創始人親自帶隊一日內連會香港兩位最高財經官員。
2025年8月6日,復星國際創始人郭廣昌親自帶領公司穩定幣團隊骨幹和高管,在一天之內分別拜會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作爲香港金管局的直屬上級機構,財政司在穩定幣牌照審批中扮演着關鍵角色!
這場高效會晤背後,是一個戰略級的商業決策——復星已確定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並組建了完整的申請團隊,背後是一場千億美元級別的金融新棋局。
消息一出,資本市場迅速反應,8月12日午後,港股市場掀起一陣波瀾。復星國際(0656.HK)股價直線飆升超過20%,收盤仍保持13.3%的漲幅,市值單日暴增近60億港元,創下2023年3月以來新高,當日成交額放大至超3億港元, 復星國際最新市值達到503億港元。
一、巨頭的入場券
8月的香港,金融科技領域暗流湧動,在《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的第6天,復星創始人郭廣昌親自帶隊,踏入了香港特區政府的核心辦公區,這並非普通的商務拜訪,而是一次關乎復星未來金融科技版圖的關鍵行動。
復星此次押注穩定幣牌照絕非一時興起,與在港其他業務不同,創始人郭廣昌此次顯得格外上心,親自帶隊拜會香港兩位最高財經官員的行爲,在向來低調的金融牌照申請過程中實屬罕見。
香港財政司作爲穩定幣牌照審批監管機構金管局的直屬上級機構,此次會面發生在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的關鍵時間窗口。
根據香港金管局的時間表,7月底港府發布穩定幣申請指引後,擬申請牌照的機構可在8月1日後正式與金管局等機構建立聯繫,所有申請材料需在9月30日前正式提交。
復星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布局早有端倪,旗下復星財富已通過星路科技平台涉足Web3業務,參與了華夏基金貨幣基金代幣化產品的分銷,並開發了實物資產代幣化(RWA)平台,7月21日,復星財富在香港提交了“星幣”及“FosunWealth RWA”等商標注冊申請,爲穩定幣業務埋下伏筆。
這一系列動作表明,復星正在加速推進其穩定幣戰略布局,爭取在首批香港穩定幣牌照發放中佔據有利位置。
二、資本市場的熱烈回應
星此次大動作背後,是一個正在爆發式增長的全球穩定幣市場,截至2025年7月,全球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250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超1100%,年交易額高達36.3萬億美元,首次超越Visa和Mastercard的交易總和。
市場對復星進軍穩定幣的反應迅速而強烈,8月12日午後交易時段,復星國際股價直線拉升,最高漲幅超過20%,報6.44港元,當日成交量顯著放大,成交額突破3億港元,顯示出投資者對這一戰略轉型的高度認可。
復星國際旗下上市公司同樣表現強勁,復星醫藥H股早盤一度大漲9.4%,創下近期最大單日漲幅。
雖然復星醫藥的漲部分源於其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Expedition達成的1.2億美元許可協議,但復星系公司股價的集體異動,反映了市場對整個集團戰略轉型的積極預期。
今年以來,復星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已相當亮眼,截至8月初,復星醫藥H股累計漲幅已超40%,遠超同期A股10%的漲幅,更顯著跑贏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
三、全球穩定幣市場爆發
復星進軍穩定幣領域的決策,建立在一個蓬勃發展的全球市場基礎上,2025年,全球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250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1100%。
這一市場呈現明顯的雙寡頭格局,USDT與USDC兩大穩定幣的市值合計佔市場的86.5%,但格局正在悄然變化。
USDC在2025年增速達到驚人的40.9%,按此增速推算,USDC有望在2030年前後超越USDT,成爲全球最大穩定幣。
從應用場景看,穩定幣已從加密資產交易工具升級爲全球金融新基建:
• 跨境支付領域:墨西哥2023年通過穩定幣接收的匯款高達633億美元,幾乎佔其總匯款流入量
• 全球薪資支付:阿根廷、土耳其等高通脹國家用戶將穩定幣作爲“數字美元”避險工具
• 供應鏈金融:企業通過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結算時間從3天縮短到5分鍾,每筆節省約1.2%費用
• 現實資產代幣化(RWA):波士頓諮詢預測,到2030年RWA市場規模將達16萬億美元。
更令人震撼的是穩定幣的實際應用規模,鏈上年轉帳總額高達36.3萬億美元,已超越Visa和Mastercard等傳統支付巨頭的全年交易總和,成爲全球支付網絡的新基石。
從用戶規模看,全球月活穩定幣地址已超過3000萬個,總持幣地址突破1.68億。真實用戶主導的交易佔比從2023年的不足15%提升至當前的22%左右,使用者結構正逐步從套利機器人向企業與散戶過渡。
四、復星的數字資產布局
復星集團擁有7965億元資產,旗下業務板塊涵蓋消費、財富、醫療等多個領域。在港擁有復星醫藥、復星旅遊文化等多家上市主體,爲穩定幣應用提供了豐富場景。
復星進軍穩定幣並非從零開始,在此之前,復星在港的財富板塊主體——復星財富國際控股已經涉足Web3業務,公開資料顯示,復星財富參與了華夏基金推出的三只貨幣基金代幣化產品的分銷,積累了寶貴的行業經驗。
復星財富旗下的星路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平台,除了提供傳統金融產品外,還提供虛擬資產產品,該公司今年推出了發行RWA(真實世界資產)產品的平台。
RWA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現實世界的資產代幣化,這些資產包括酒店租賃、光伏發電、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使其能夠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管理和流通。
7月,復星財富在香港提交了 “星幣”及“FosunWealthRWA”等商標注冊申請,爲穩定幣業務做好了品牌準備。
復星在穩定幣領域的獨特優勢可能在於:
產業生態豐富:醫療、旅遊、消費等板塊可形成穩定幣應用閉環
跨境業務布局:復星全球業務網路天然需要高效跨境支付工具
RWA先發優勢:旗下星路科技已具備現實資產代幣化能力
市場預期,復星可能率先在以下領域推出穩定幣應用:
• 醫療健康支付:結合復星醫藥生態,構建醫療健康支付系統
• 旅遊消費場景:在復星旅遊文化旗下度假村、酒店實現穩定幣支付
• 跨境貿易結算:爲復星全球供應鏈提供高效結算工具
• 資產代幣化平台:將復星旗下不動產、酒店等資產進行代幣化
復星財富CEO程康曾在2024年底表示,星路科技是復星集團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關鍵布局,覆蓋客戶超過200家,致力於促進web3虛擬資產生態的發展,這一表態如今看來,正是復幣戰略的前奏。
五、香港的戰略地位及穩定的挑戰和未來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正在積極推進虛擬資產監管制度創新,吸引全球資本關注,香港穩定幣牌照是全球首個針對法幣掛鉤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
在監管設計上,香港要求穩定幣儲備金實行100%隔離托管,確保用戶資金安全,這一嚴格而明確的監管框架,爲金融機構參與穩定幣業務提供了制度保障。
香港本地媒體報道顯示,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和科技巨頭正在積極布局香港穩定幣市場,應用場景涵蓋跨境支付、投資交易和消費結算。
復星作爲在港上市的重要中資企業,擁有復星醫藥、復星旅遊文化等多家在港上市子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場的深厚積累成爲其申請穩定幣牌照的獨特優勢。
對於復星而言,需要證明自己具備發行穩定幣的關鍵能力:
• 儲備資產管理能力:確保100%足額儲備且高流動性
• 風險控制體系:防範擠兌等極端情況
• 合規運營能力:滿足香港金管局嚴格監管要求
郭廣昌親自帶隊拜會港府高層,正是向監管機構展示復星對合規的重視與承諾,這種高層溝通在牌照申請的關鍵時刻,可能成爲復星的重要競爭優勢。
從全球視野看,穩定幣正成爲大國金融競爭的新戰場,花旗銀行預測,到2030年穩定幣規模或達3.7萬億美元,香港試點參與標準制定,可避免美元體系全面主導數字金融秩序。
盡管穩定幣市場前景廣闊,但仍面臨多重挑戰,穩定幣轉帳額中70-80%可能由機器人和交易所內部轉帳構成,真實使用規模仍需進一步驗證。
透明度問題也一直困擾着行業,部分主流穩定幣仍未發布完整審計報告,儲備資產結構與風險敞口長期是市場爭議焦點, USDT曾因儲備不足引發脫錨,市場對其兌付信心仍存疑慮。
各國監管政策差異更增加了全球化運營的復雜性,美國正在推進的《GENIUS法案》明確穩定幣不屬於證券、禁止算法穩定幣、要求儲備金100%爲高流動性資產,若正式生效將深刻影響現有穩定幣的運行邏輯與全球合規結構。
盡管如此,穩定幣的未來機遇仍然令人矚目:
• 傳統金融機構與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支付巨頭已在B2B結算中引入穩定幣。
• 高通脹地區用戶將穩定幣視爲“數字美元”避險工具,新興市場需求旺盛。
• 穩定幣成爲連接DeFi與RWA的核心基礎設施,打開萬億級市場空間。
• 非美元穩定幣處於發展早期,歐元穩定幣市值僅4.9億美元,日元、英鎊等規模更小,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距離9月30日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截止只剩六周,資本市場已用20%的漲幅爲郭廣昌的決策投下贊成票。
香港金管局首批穩定幣沙盒測試名單中,京東、渣打等機構已先行一步,而復星憑藉其橫跨健康、消費、旅遊等多產業生態,一旦成功獲取牌照,可能打通從消費場景到金融服務的閉環,構建一個基於“星幣”的復星生態圈。
全球穩定幣市場超過2500億美元的市值中,非美元穩定幣佔比尚不足1%,當復星的“星幣”最終面世,它承載的不只是一家企業的轉型夢想,更可能成爲香港重塑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加密基石,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的邊界,正在這些巨頭的腳步聲中逐漸消融。
全球穩定幣市場正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狂奔,2025年穩定幣交易額的核心區間爲:全球總量約10萬億美元(保守)至35萬億美元(鏈上轉移量),香港地區1.5萬億美元(佔全球跨境支付15%),當傳統產業巨頭與金融科技新浪潮相遇,復星的這一搏,可能決定其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全新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