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ocs.publicai)
PublicAI 是一個以人類專業和判斷為核心的去中心化平台,旨在打造人工智慧的人類層(Human Layer),使人們不再只是被動接受 AI 的影響,而是成為 AI 生態系統的重要參與者與受益者。
PublicAI 的願景是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以自身的知識和專業參與人工智慧經濟。無論身在世界何處,都能透過平台將技能轉化為價值。這項理念以三層架構加以實現:
DataHub 是 PublicAI 的核心資料收集與驗證平台,負責募集 AI 訓練資料並嚴格把關品質。
資料收集任務:發起多種資料收集活動,邀請上傳者依需求提供資料集。
投票驗證機制:投票者檢查資料是否符合要求,形成社群共識,保障資料品質。
獎勵模式:高品質資料的提供者與驗證投票者可獲得 USDT 及 $PUBLIC 空投點數,並依據共識度獲得額外獎勵。
第一層目標是全球收集多元、真實且高品質的 AI 訓練資料,減少偏見及侷限,避免單一資料來源造成誤差。
Data Hunter 強化節點營運與 AI 互動,讓節點營運者能為 AI 提供算力及資料處理資源。
節點營運者:透過 Data Hunter 擴充功能運行 AI 代理,進一步協助 DataHub 強化資料驗證效率。
AI 社群互動:節點可運用 AI 回覆功能,針對 X(原 Twitter)瀏覽量超過 1,000 的熱門貼文,以 AI 驅動回覆,產生高價值的 AI 互動資料。
獎勵機制:節點營運者憑提供算力參與 AI 社群互動,可獲得 $PUBLIC 空投點數。
第二層讓社群不再只是被動貢獻資料,而是透過節點與 AI 即時互動,形成持續生態循環。
PublicAI 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保障資料貢獻及獎勵分配的安全、透明與可追溯性。
BFT 共識演算法:運用去中心化投票驗證資料品質,有效防止惡意行為。
獎勵與懲罰機制:給予優質貢獻者獎勵,對破壞者執行自動懲罰。
治理功能:社群得以參與協議發展決策,影響平台市場方向與規則制定。
第三層確保整個生態系統運作公開透明,並藉不可竄改的紀錄維繫信任。
(來源:docs.publicai)
PublicAI 不只強調訓練資料的收集,更聚焦於 AI 推理階段的人類參與,在 AI 做出現實世界決策時,讓人類能即時審核、指導並修正結果。這種模式讓原本被 AI 取代的勞動力能轉型為更高價值角色,從執行者蛻變為 AI 的品質保證者及決策協助者。
$PUBLIC 為 PublicAI 生態系的原生功能型代幣,總供應量 10 億枚,於平台治理、激勵、質押及功能存取上居核心地位。其代幣經濟設計主打收入驅動之發行模式,由實際業務收入支撐流通,防止僅依仗通膨或投機行為。
1. 社群獎勵(35% / 3.5 億枚):最大份額直接分配給為 AI 訓練資料做出貢獻的社群成員,並依據實際平台收入發放代幣,建立永續獎勵機制。
2. 社群分發(20% / 2 億枚):
3. 投資者支持(15% / 1.5 億枚):早期投資者(含 VC 與天使投資人)回報平台開發的配置。
4. 公開販售(3% / 3,000 萬枚):向全球開放購買,擴展代幣持有人基礎。
5. 基金會儲備(12% / 1.2 億枚):基金會將管理該部分,並主要用於生態補助、研究、夥伴合作及營運儲備。
6. 核心營運(15% / 1.5 億枚):
(來源:docs.publicai)
此分配架構確保社群是計畫成功的核心,同時維持發展及營運的穩定資金支持。
PublicAI 採用兩階段驗證流程以保障資料品質:
AI 篩選階段:上傳資料首先由 AI 代理進行初步過濾,以降低人工審核成本。
人工投票階段:涵蓋三種角色(偵察員、守衛、裁判)的投票審核,凡資料有部分瑕疵即判定為不合格,確保最終資料品質。
2025 Q3:發行 DataBabies NFT、啟動空投;完成主網智能合約審計;TGE 及交易所上市。
2025 Q4:啟動 PublicDAO 治理與代幣發放投票;啟動回購計畫及 HeadCap DePIN 預售。
2026 Q1:引入腦波貢獻者(HeadCap 裝置);擴充企業資料活動引擎與 API 工具;啟動深偽影像及機器人資料商業化。
如欲進一步了解 Web3 內容,請參閱:https://www.gate.com/
PublicAI 正在打造一個去中心化、以人為本的 AI 生態系,將全球用戶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為真實經濟價值。透過三層架構與收入驅動的代幣模型,不僅為人工智慧提供高品質、無偏見的資料,更協助人類在 AI 時代開創嶄新職涯及收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