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被譽為「穩定幣領域首家上市公司」,於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中揭露最新布局,推出名為 Arc 的公鏈,這是一條專門服務於穩定幣的 Layer1 區塊鏈。Arc 明顯將競爭指標對準 Tether 的 Plasma(等離子鏈技術)與 Stable(穩定幣專用鏈)。官方預計在今年秋季發布 Arc 公共測試網,以下帶您解析 Circle 最新力作的技術核心亮點。
Arc 是一條專為穩定幣金融以及資產代幣化而設計的 Layer-1 區塊鏈,兼容 EVM,提供互聯網可編程貨幣的基礎結算層,特別適用於全球支付、外匯(FX)及資本市場。Arc 致力於解決現有公鏈於企業端及機構應用面臨的難題,例如交易費用波動、結算不確定性及隱私不足等問題。目前 Arc 聚焦於支付場景,並未針對消費者端。
Arc 採用 USDC 作為支付交易 Gas(交易手續費)的原生資產,並以以太坊 EIP-1559 為啟發,設計動態費用市場機制。系統透過區塊利用率的指數加權移動平均值來調整基礎費用,能有效平滑短期波動,確保交易成本長期維持低檔。
Arc 除 USDC 之外,亦規劃導入專屬「Paymaster」(支付通道),使系統可支援其他穩定幣及代幣化法幣的 Gas(交易手續費)支付。
Arc 採用基於 Tendermint BFT 協議架構的高效能共識引擎「Malachite」,能確保結算具確定性,交易在一秒內即完成確認且不可逆。
Arc 網路安全由有限且經許可、地理分布廣泛的知名機構擔任驗證者把關。所有驗證者身份透明,必須遵循最高標準責任與營運規範。此設計讓人聯想到 Libra(臉書發起的全球穩定幣專案)的運作模式。
測試環境下,20 個地理分布的驗證者可支撐每秒約 3,000 筆交易(TPS),最終性確認低於 350 毫秒;若縮減至 4 個驗證者,系統可達每秒逾 10,000 筆 TPS,確認時間則低於 100 毫秒。
Arc 的隱私技術從「保密傳輸」功能起步,該機制可將交易金額加密保密,防止外界查閱,但交易雙方地址仍對外公開。此功能高度針對企業端,有效防護敏感商業資訊。
Arc 亦考量合規需求,其隱私模型設計「查看密鑰」等選擇性揭露機制,類似於門羅幣運作邏輯。這讓多數具隱私需求的交易可授權第三方(如審核、監管機構)檢視指定交易數據;機構可完整查閱客戶交易紀錄,符合法規對交易監控與交易資料傳遞規定的要求。
Arc 隱私功能由模組化後端支援,初期採用可信執行環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TEE)處理加密資料,未來將陸續整合多方計算(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全同態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FHE)及零知識證明等高階密碼技術。
Arc 認為並非所有 MEV 都具破壞性,明確將 MEV 分為「建設性」(如有助穩定幣價格發現的套利行為)及「有害性」(如三明治攻擊)。
Arc 的技術路線涵蓋加密記憶池、批量交易處理、多提議者等,能遏制掠奪型交易行為,同時保留有益的套利活動,全面緩解 MEV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