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新趨勢,正在悄悄改變 Solana DeFi 的遊戲規則

也許未來,DLMM 會像當年 Uniswap V3 一樣,成爲所有 DeFi 項目的「標配」。

撰文:0xResearcher

最近參加完新加坡的 TOKEN2049 大會,有個感受特別強:DeFi 圈子裏,「流動性」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正在迎來一次新的技術升級。很多 Solana 生態的項目,明顯在流動性管理上下了大功夫,尤其是提到 動態流動性管理(DLMM)的時候,大家眼睛都會亮一下。

其實也好理解。過去半年,Solana 鏈上的 DeFi 活躍度一路飆升,鏈上 Meme 幣層出不窮、TVL 也一路反彈,看起來風生水起。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新的問題也來了:項目多了,流動性被分散,很多交易對深度不足、滑點高,用戶體驗打了折扣,LP(流動性提供者)的收益也越來越卷。

而這,恰好爲 DLMM 這樣的新技術提供了舞臺。

動態流動性:DeFi 的新武器

簡單來說,DLMM(Dynamic Liquidity Market Making)是在 Uniswap V3 的集中流動性基礎上,往前走了一步。

以前 LP 提供流動性,需要自己手動調整區間,很麻煩;而 DLMM 做到了動態自動調節,根據市場行情,智能分配資金,幫 LP 省事兒也省心。

它的優勢其實很直觀:

  • 自動對抗市場波動,不怕價格劇烈拉盤砸盤
  • 提高資金利用率,讓每一分錢都「在線打工」
  • 降低交易滑點,讓用戶體驗更絲滑

在 TOKEN2049 現場,很多項目方都在聊 DLMM,甚至有人開玩笑說:「未來 Solana DeFi,沒有 DLMM 都不好意思發幣。」

Solana 生態爲什麼急需這波升級?

說白了,Solana 現在人多了,錢不夠用。

鏈上 TVL 雖然回升,但項目爆發式增長,導致流動性分散;尤其是新項目,經常一上線就被吐槽「滑點高、深度淺」。而對老牌 DeFi 來說,資金效率提不上去,LP 的收益就沒法吸引新用戶。

這時候,DLMM 這種動態調整機制,就像是給流動性市場加了個「AI 駕駛」。

它讓資金可以自動「跑位」,始終集中在市場活躍區域,不浪費、不閒置,幫 DeFi 生態整體「回血」。

DLMM 如何改變交易體驗?

以 Solana 鏈上的一個知名項目 Saros 爲例,他們最近上線了 DLMM 機制,效果蠻出圈的。

據我了解,Saros 通過 DLMM 實現了幾件事:

  • 用戶交易滑點下降了,尤其在某些 Meme 幣對上體驗更順暢
  • LP 收益提升了,因爲資金利用率明顯變高
  • 流動性集中度增強,新項目上線也能快速提供深度

TOKEN2049 期間,Saros 團隊的分享也提到,他們計劃把 DLMM 模式開放給更多項目,提供「流動性即服務」(LaaS),幫 Solana 生態解決流動性分散的問題。

軟性來看,這其實是一套 DeFi 基礎設施升級方案,而 DLMM,就是它的核心引擎。

DeFi 下一個風口,可能就藏在「流動性」裏

從大會趨勢、鏈上數據再到實際用戶體驗,可以看出:

  • 動態流動性管理
  • 流動性服務化(LaaS)
  • 資金效率提升

這些,正悄悄成爲 Solana 和整個 DeFi 市場下一輪增長的關鍵引擎。

也許未來,DLMM 會像當年 Uniswap V3 一樣,成爲所有 DeFi 項目的「標配」。而誰能最先用好這套新武器,可能也會率先在這個復蘇週期裏佔到先機。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